近日,天津货运航空HT3860航班顺利抵达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机上搭载的40吨电子产品由曼谷分批发运,经江北机场高效完成换单后转运至美国芝加哥,此次成功中转,标志着江北机场国际中转通道单票货量的新突破。
重庆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有着承东启西、牵引南北的区位优势,航空物流时效性强、运输货物附加值高,能有效支撑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在西部陆海新通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今年以来,重庆机场集团在市政府口岸物流办、重庆海关指导支持下,联合各大航司、货代企业,以构建“航空通道网、地面服务网、产业联动网”三网协同的国际航空中转体系为抓手,着力打造以“东南亚—重庆—欧美”为核心的航空物流供应链中转新路径,为高质量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推动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建设注入了新的动能。
高效率打造航空通道网,密集航线网络确保国际中转“转得了”
重庆机场立足区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定位,坚持“南联东盟、北通欧洲、辐射全球”的航线布局策略,联合相关航司持续发力,以全货机航线为骨干、客机腹舱为补充,不断构建覆盖更广、频次更高、韧性更强的国际航空货运中转网络。在东南亚方向,相继开通重庆—河内、重庆—曼谷国际货运航线,搭建起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空中走廊”。在欧洲方向,加密重庆—阿姆斯特丹全货机航线、恢复广州—重庆—法兰克福全货机航线,强化欧洲核心枢纽节点航线网络。截至目前,江北机场实际运营国际(地区)航线47条,每周执行217班,通过高效协同“全货机+腹舱”运输模式,实现与全球主要经济体重点口岸的互联互通,有力促进了“东盟货物南来、欧洲货物北往、国内货物集散”的立体化中转航线网络发展。截至6月底,江北机场国际“空空中转”货量近5000吨,同比增长约74%。
高标准统筹地面服务网,高效服务保障推动国际中转“转得快”
高效协同的地面服务网络是空空中转效率的关键支撑。今年以来,重庆机场联动海关、航司、货代,大力推进构建全流程标准化服务体系,创新“跨航司换单中转”“通单中转快速通关”等模式,3月8日,成功试点“河内—重庆—芝加哥”跨航司国际转运,短时间内完成货物接驳,打通关务监管、信息交互、地面保障等堵点,实现物流节点无缝衔接。针对生鲜冷链、电子产品等重点货物开辟“绿色通道”,创新通关模式机制,以同航司间“河内—重庆—莫斯科”空空中转为例,3小时内完成包含在重庆中转过境办理国际转运放行手续,随后以客机腹舱运输的方式接力运输至最终目的地莫斯科,大幅提高中转时效。
高水平构建产业联动网,产运协同模式促进国际中转“转得好”
坚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发展路径,建立航空物流与本地制造、跨境电商、民生消费深度融合的联动机制,推动“通道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在服务高端制造上,针对联想、惠普、京东方、长安等本地龙头制造企业,量身定制“空空中转+定制化包机”服务,实现“本地货、本地运”,推动“重庆造”产品以更快速度、更低成本通达全球。在促进区域协同上,通过“经渝中转”模式,东盟高端制造产品经重庆中转至欧美市场;东南亚水果、海鲜等高品质生鲜产品经重庆分拨至国内各地商超;华南地区跨境电商产品经重庆运输销往欧洲,形成“物流聚散、产业联动”发展新格局。
下一步,重庆机场集团将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持续升级陆海新通道空中通道,进一步织密航线网络,打造“东南亚3小时、欧洲10小时、全球主要节点24小时”航空物流圈,进一步深化“物流+产业”融合,针对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推出“产地直提—机场直飞—目的地直达”全链条定制服务,持续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发展贡献更多航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