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废城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决定在全国11个城市开展建设试点,重庆市于2020年率先展开“无废城市”创建工作。作为城市细胞、城市窗口,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在疫情防控人力、精力吃紧,财力、物力拮据的情况下,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全面推进“无废机场”创建工作。
创建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经验借鉴。机场集团积极对接市、区级政府职能部门,了解掌握政策标准,切实悟透“源头减量,资源利用,处置安全”精神实质;主动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共同探讨存在的问题,努力提升破解难题的能力和干劲。深入一线走访摸清现状底数,全面征求20余家成员单位意见、建议,广泛宣传创建工作重要意义,赢得各方支持和帮助。结合“国际航空港”功能定位,精心拟制《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无废机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确立体现民航特色的工作思路和创建目标。
“无废”是方向,源头削减是减量化的根本之道。机场集团利用现有180余块电子显示设备滚动播放宣传资料,成立青年志愿队伍现场宣讲,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增强广大旅客和内部员工参与感、体验感、成就感。推行电子登机牌,实现“无纸化”便捷乘机服务。全面禁塑,努力打造“无废消费”环境,督促航站楼、GTC的商业店铺提供环保购物袋,提倡使用电子发票。鼓励航空公司推出乘机按需用餐“绿色飞行”服务,减少一次性餐具等塑料制品使用。
“无废”是目标,合法、规范、高效是安全处置的基本要求。结合行业特殊性,机场集团根据垃圾物质形态、环保要求和收运处置对垃圾类别进行深化分类,在城市生活垃圾四分类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际航班和不传染人的疫情垃圾、传染人的疫情垃圾两类,梳理并建立有六种处置渠道。投入85万余元,添置、完善各类投放、收运设施,按照“应收尽收、能处尽处”和“日产日清”原则,做好了机场区域各类垃圾收运处置工作。特别是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机场集团在地方政府的帮助支持下,迅速打通疫情垃圾处置通道,持续、累计收运处置涉疫航班垃圾约70余吨,竭力守住疫情防控最后防线,为推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1年3月,重庆机场集团被评为2020年度重庆市生活垃圾分类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