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春运”,少了点繁忙的景象,可航站楼的“温度”只增未减。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你依然能够一眼看见,那伸着双手,迎着笑脸的服务人员,那些坚守岗位、保障生产的工作人员......他们就像盛开的花朵,给人踏实、幸福、美好的精神印象,陪伴在航站楼里驻足停留的每一位旅客。
识不得文字,确识得见真情
“谢谢你!小姑娘,我们这些老年人不识字,腿脚也不好,又没赶上飞机,真是很无助。还好遇见你,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呀!”一位老人握着邱艳的手感激地说道。
春运伊始,一位腿部有残疾的老爷爷步履蹒跚地走进忙碌的T2航站楼旅客服务中心,老爷爷满头大汗,看起来心情低落,投诉受理员邱艳见状连忙递上纸巾和水,并扶老人坐下。经过询问,才知道原来旅客因为不认识字,在中转提取行李时走错行李转盘,没有及时取出行李耽误了时间,导致错过后续航班。邱艳得知后先安抚旅客情绪,随后协助旅客联系退改签事宜。但由于旅客购买的是特价机票无法退改,于是邱艳一边耐心地向旅客解释,一边帮离开查询当天可以购买的机票信息,在征得旅客的同意和理解后,邱艳帮助旅客重新购票出行。为避免老年旅客再次误机,邱艳主动帮助旅客办理登机牌、填写“特殊旅客乘机温馨提示卡”,并护送旅客乘坐免费摆渡车乘机。
状况外男孩,遇上及时“玉”
1月31日下午5点左右,宋良玉在对中转厅进行日常检查时,突然发现一名手握登机牌,正东张西望、手足无措的小男孩。作为一名深耕一线的“老”员工,他立刻意识到了这个小男孩可能遇到了什么问题。随后询问是乘坐的航班已取消,因着急回家便想走出隔离区到售票柜台改签,但走了半天一直没找到出去的路,加上他腿脚之前受过伤,第一次一个人乘坐飞机,远在上海的妈妈十分着急,正在帮他报警寻求帮助。
宋良玉了解情况后赶紧拿过小男孩的登机牌,准备联系航空公司帮小男孩询问退改签情况和航空公司是否有安排住宿。结果宋良玉诧异地发现这个航班目前正在登机,而且距离登机结束仅剩短短的15分钟。原来航班延误后,缺乏乘机经验的小男孩自以为航班已经取消,便一个人往外走,在行走中又迷失了方向。宋良玉立即打电话征求了小男孩妈妈的意见,得到双方同意后便立刻带着小男孩赶往航班所在的F指廊远机位;同时他联系TOCC,通知登机口工作人员尽量等待。最终,在登机结束前5分钟,宋良玉搀扶着小男孩赶到了指定登机口,将其送上了最后一趟摆渡车。小男孩在离开时,真诚地向宋良玉说了句“叔叔,谢谢您”。宋良玉微微一笑,转身又投入到工作岗位上。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春运期间,标识管理员李贤蜀每日都会去看看标识,每次维修时,爬上1.3米高台,将数十斤的面板高高抬起,对脱胶部位进行除胶打胶。9个行李转盘,18张标识面板,他上上下下爬了36次,即使汗水浸湿衣衫,受伤的腿部无法正常舒展,依然坚持完成最后一处修补。
T3航站楼旅客服务中心投诉受理员何士颖在岗时碰见一名中年男子前来求助,由于有急事需要离开,无法陪伴老人乘机。何士颖将老人安排在旅客服务中心,细心照顾3个小时,为老人送上热水和八宝粥,随后帮助旅客办理登机牌,护送旅客到登机口顺利登机。
在这座馥郁人文气息的航站楼里,每一双“笑眼”,每一句“您好”,每一次“挥手”都是满怀恩情的期待和真情,正因哪些“花儿”变得温暖动人,变得和谐美好,也因“你我他”变得真实、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