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在“三·八”妇女节前夕,重庆机场安全检查站徐虹被授予“全国民航五一巾帼标兵”荣誉称号。现任安全检查站东区旅检二部一队队长、“向阳”班组班组长的徐虹,用努力和坚持,鼓舞着身边每一个人,用钻研与敬业,书写出自己的安检青春。
/img285E712B797B0B24482583C2002B94AD/$file/cats.jpg)
她用钻研作砖,铺就“技能路”
2008年,徐虹来到重庆机场安全检查站,今年已经是她经历的第11个年头。十年如一日的安检一线工作,让她养成了钻研学习的习惯。在学习中,只要发现有疑惑,她总是打破“砂锅问到底”。
2016年,徐虹通过层层选拔,崭露头角,被重庆机场集团遴选参加2016年民航局西南地区安检职业技能竞赛。徐虹接到这个任务后,原定的结婚计划不得不往后推迟,“幸好得到家人的全力支持。”徐虹说,回想起备战的日子,她表示是一份很珍贵又难忘的回忆。每天早上八点半,作为备战选手的徐虹早已到场,“火力全开”。她一上午就耗在培训室不停看书、做题、练习、总结,遇到不会的问题习惯性钻“牛角尖”……一个月的时间,她做过的模拟试卷堆在一起,和凳子同高。到了最后冲刺的10天,培训室成了她的“家”:凌晨几点醒的,就几点去培训室看题库;中午饭也匆匆几口,又回到培训室磨练实战;晚自习变得越来越长,甚至变成了“深夜自习”,那段时间,每晚的十二点总能看到培训室的灯光,和那个认真的身影。
努力总会有收获。2016年,徐虹作为重庆机场代表队成员之一,在民航局西南地区安检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团体第一名”,个人获得了“个人全能第一名”,同年被授予“全国民航技术能手”称号;2017年,徐虹作为重庆机场代表队成员参加了中国民航机场安全检查员职业技能竞赛,荣获 “团体优胜三等奖”,个人获得了“个人综合三等奖”。她在机场这片沃土,用努力实现了自我提升,更为重庆机场捧回了一次又一次荣誉。
她以创新为氧,打造“培育室”
2017年,徐虹接过了“向阳”班组,她深知班组作为安检一线的最小细胞,责任不可谓不大。如何围绕安全做好班组建设,她坦言,关键还是在人。
徐虹认为,做班组建设,就是要做安检工作的“有心人”。她聚集青年骨干,时常开展头脑风暴会,虚心向同事请教,搜集工作中的问题,采纳金点子建议,先后完善了“向阳领跑”机制,用积分量化个人、通道工作成绩,营造比、赶、超的良好氛围;创新“驾照式安全管理”,全国首例采用“安全驾照扣分”制,明确安全红线,树立底线思维;推行“外交官”翻译服务,自主设计、印发了中英、中日、中韩对照翻译的“服务手卡”,快速、准确地为外籍旅客提供引导服务,同时,也能很好地服务英语能力有限的外籍中老年旅客。
2018年底,徐虹将重心放创新学习模式上,由“向阳”班组骨干们创建的“安检因特网”,经过不断尝试、改良、完善,利用思维导图和批注对其进行总结,涵盖安检基础知识、岗位流程、应急处置方案、常见理论题库等,相较于以前学习手册、文件、业务书等,程序的内容归类更科学、内容环环相扣。青年员工爱挑战、易接受,主页清爽、员工爱用,相互带动学习,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团队不断创新,人才不断输送。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向阳”班组成立至今,共有16位安检精英顺利走上一线管理岗位,“向阳”班组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人才培育室”。
她将初心做桨,做好“服务先行者”
真情服务一直是民航业的需要遵循的理念,作为一名女性安检员,她除了提出“女性专用通道”提升安检效率的构想,用粉色提示牌、花朵图案等装饰贴纸增加温馨氛围外,更从细节着手真情服务。
如今,在重庆机场安检现场,您可以有多种“个性化”的选择:女性旅客可以从“女士专用安检通道”过检,温馨的粉色通道醒目,大方,两旁的磨砂玻璃巧妙地保护了女性隐私;男性旅客可以选择“男士专用安检通道”过检,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好;婴儿旅客可以使用婴儿床,进行手工检查;军人旅客可享受优先过检待遇,从“军人依法优先通道”进入;特殊旅客不仅有“绿色通道”为其服务,还有助行器、检查袋等服务,在保证安全裕度的同时,为旅客提供更优质的过检体验。
“硬实力”上去了,“软实力”更要跟上。徐虹请来服务专业人员,开展服务礼仪学习课,常态化开展服务案例分析,更与她的团队小伙伴们,联动其他三个班组,开展“服务技能竞赛”,通过模拟旅客真实需求、安检旅客角色互换等形式,使真情服务理念深入人心。
肯钻研,爱创新,保初心,徐虹用“不懈奋斗”的精神,诠释了重庆机场安检人的品质,兑现了“空防守护神,服务贴心人”的神圣誓言。用坚强意志、虚心的态度,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在工作中践行安检工匠精神,激励着安检青年,成为重庆机场中“巾帼不让须眉”的一抹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