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席哥,这个车不能行走了,是哪儿遭了?”,“席哥,平台车不能传货了,咋办?”在地服公司,每当生产车辆抛锚时,维修过程需要技术支持时,大家都会不假思索、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个人:席哥。
席哥是谁,真的这么牛吗?大家口中的“席哥”就是地服公司的修车达人席长奇。从1993年入行,他已经在机械维修的战线上奋斗了23个年头。从4缸到12缸的发动机维修他都搞得定,机械波箱的变速器不论是国内的红岩,还是国外的三菱、尼桑、斯湛尼亚,也都统统不在话下。有他在,80%—90%的车辆问题都可以公司自行处理,还真是不服不行。
精于专研 拍着胸脯三年质保
熟悉席长奇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句响当当的“名言”:“经我手,三年质保!”只要是他大修的柴油车发动机保用三年不出问题。他修理的“洋马”空调发动机至少三年正常运转……这是他对自己工作的承诺。汽修知识纷繁复杂,“三年质保”岂是轻易可以做到,席长奇就是依靠自己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日积月累的丰富经验,再加以吃苦耐劳的敬业态度,不断摸索,刻苦专研,才使得“三年质保”能够脱口而出,底气十足。
/imgCDC7DE7175470E5A4825803B002D62E7/$file/423384612.jpg)
有一次,一台摆渡车出现水温高、无法使用的故障,席长奇通过逐缸断油判断是发动机的二缸串气引起。可是合作单位技术人员却不以为然:“肯定是一缸的问题,我是这方面的专家。”结果待缸套打下后,果然是二缸问题。那位技术人员高高地竖起大拇指:“我虽然比你年长,但今天必须叫你一声“席哥”,你确实太厉害了!”
客梯车、平台车的液压系统问题,从以前1个多月不能解决到现在2个礼拜就投入运行;拖车大修从以前必须厂家出马到现在完全自力更生;平台车从以前坏了只有“摆起”,到现在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席长奇立下头功。
勤于动手 能省的钱绝不乱花
平台车在行走过程中横拉杆容易断,换个拉杆就是一千八,轮胎三、五个月就磨成坑洼状,需频繁更换,一个轮胎就要一万多。看着银子哗哗地流出去,席长奇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又是补焊又是打磨,硬是自己修了四台,至今用了八个月都没有出现问题。488发动机没有维修参数,席长奇在拆机时就用心记忆每个零件的装配位置,自己动手完成组装,节约了八千元维修费。厂家修牙箱、自动波箱,光工时费就至少七千以上,他自己动手,包括材料在内将总费用控制在了七千元以下。平台车的转向节坏了,厂家建议直接换新件,但席长奇不甘心,挖空心思想出了改造的法子,带着饭金工、机修工通力合作,用手砂轮一个配件一个配件地堆焊、打磨,用满手的茧子和血泡为公司节省了八万元。
/img093BEB99E2883E3B4825803B002DE1D1/$file/968978838.jpg)
善于创新 助推服务保障安全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席长奇善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运用智慧进行改造。他在摆渡车加速阀的进气口加装了双通道单向阀,当脚刹失灵时,会自动切换到另一个通道将车子稳稳停住,等于给刹车上了双保险。他喜欢盯着作业中的生产设备仔细看,发现平台车的滚轮有时转动不灵,就建议厂家把整个滚轮轴往上升了1.5cm,这样下雨天也不会打滑了,箱体变形时也能顺利装卸机了。他还带着兄弟们把拖车的机械方向改成了液压方向,使方向变得轻便灵活,即使拖了20英尺的大板也能轻松倒入库。“现在对接平台车时也能把卡板的位置、尺寸、角度整精确,不仅好操作了,安全性也提高了。”驾驶员们啧啧称赞。
乐于挑战 废寝忘食攻破课题
俗话说,老师傅也会遇到新问题,席长奇也不例外。暑运期间,一台平台车在机坪出了怪毛病,一启动就熄火,反反复复。看样子像是输油泵漏气,可是换了输油泵还是不行。嘿,新问题!席长奇一下子来了精神。
/img971011845410CA1B4825803B002D67FC/$file/523747763.jpg)
他硬是不吃不喝蹲在车上,顶着烈日,心无旁鹜地慢慢琢磨。先后找来几把管道,套到每个喷油嘴上,用拇指依次蒙住每根透明管,再启动发动机,如此反复地观察和分析,终于找到了症结。处理完毕后,又赶紧拿本子把这个案例记下来,还第一时间分享给大家。席长奇笑着说:“汽修这一行虽然苦,但是我喜欢,因为充满挑战,每次解决难题后的那种喜悦简直太爽了。”
就像“重庆小面50强”一样,席长奇凭借高超的技艺,也被大家评为“重庆汽修50强”。对于这样的认可,他从未骄傲,依然坚持学习。在员工宿舍,笔者有幸见到了他钟爱的枕边书:《自动波箱的原理和维修》、《内燃机的燃油供给》……厚厚的一堆。工友们说这些都是“席哥”的宝贝,虽然早已看得滚瓜烂熟,但还是看得津津有味。
勤奋、踏实,务求精业。席长奇让身边的人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气场,也许这是他对事业的一种深切的情怀,也是这就是最宝贵、企业最需要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