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前的白市驿机场航站楼。
今日现代化的江北国际机场。
江北国际机场,是重庆人引以为荣的又一项骄傲。它见证和代表了重庆的开放和崛起速度———近年来,旅客吞吐量以每年25%以上的速度递增。
从建国初期的军民合用机场、年旅客发运量不足万人,发展到现在年旅客吞吐量1100万人次,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跨入世界繁忙机场之列,跻身全国十大机场之一。
年发运量曾不足万人
国民政府时代,为适应军事和航空发展需要,重庆地区先后修建和扩建了广阳坝、珊瑚坝、白市驿、九龙坡等5个机场,但缺乏管理,机场质量差,设施简陋,服务保障落后,飞行事故频发。新中国建立后,重庆在1950年就开通了至天津、成都、广州、昆明的4条航线。
负责管理江北国际机场的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人士介绍,1965年到1968年,成立民航四川省局,完成了将白市驿机场改建为国家二级机场的任务,但跑道仍只有2200米。“当时还是军民合用机场,净空条件特别差,年旅客发运量不足1万人。”江北国际机场人士介绍,1990年,拥有2800米跑道和12000平方米航站楼的江北机场投入使用,是当时全国条件领先的机场,与国内21个城市通航,每周进出港航班达170余架次,年旅客发运量21万人次。
1998年3月,江北机场更名为江北国际机场。2004年,跑道从2800米延长至3200米,还投入使用了86000平方米航站楼,旅客吞吐量年递增25%以上。至今,已开通国内外航线140余条,其中国际(地区)航线8条,有20余家航空公司投入运力。机场还增设了长途汽车站,可通达重庆各区县及周边多个省市。
要建四跑道 送客七千万
前年,旅客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成为全国十大机场,并跨入世界繁忙机场之列。去年,机场安全保障起降飞行11.3万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1115万人次。今年上半年,就已完成旅客吞吐量645万人次。
目前,江北国际机场仅有的1条跑道,在进出港高峰期,难免出现“堵车”现象。随着三期工程扩建,第二跑道和T2A航站楼预计明年完工投用,届时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000万人次的需要。它将是西部地区首条双跑道机场。
按中长远规划,2020年前还将建设长3800米的第三跑道,新建约30万平方米的东航站楼。届时,机场将从现在的4500亩增大10倍,扩至30平方公里,成为国内最大的机场。到2040年,将建设长3000米的第四跑道,新增约25万平米的新航站楼,满足年吞吐旅客7000万人次的需求,成为世界一流机场。
本报记者 詹遥
企业老总》》
赵江平 52岁,汉族,研究生学历,现任重庆机场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2003、2004年连续被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评为“优秀企业家”,2005年被评为“重庆市劳动模范”,2006年获重庆市创业优秀企业家称号,2007年被评为重庆直辖10年建设功臣。
他1974年参加工作,1997年担任原民航重庆市管理局副局长,1999年担任局长。2003年民航重庆市管理局撤销,他先后担任重庆机场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他大胆开拓,锐意进取,使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资产总值由1998年的5亿元,发展到如今的30亿元。企业由单纯的航空运输,发展成为以航空运输为主的大型航空运输服务集团。